
四、生存的第一难题——选择
1、学校是什么?
学校是步入社会前的社会;校园生活是人生的彩排
2、人生的转折点——离开学校
外职业化: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也就是社会所需要的职业。
(选择了一种职业,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更是选择了一种人生状态。)
内职业就是自己可以从事什么职业。
“看到社会;看到现实;看到自己。”→“认识社会、认识现实、认识自己”→“理解社会、正视现实、完善自己。”
职业规划→制定一般都是粗线条的。
3、人生第一个难题——选择
当代大学生迷茫的根本在于对未来所面临的选择太多了。我们真正要选择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比如说,有的人希望成为老板。其实这不是目标,只是结果,而这个结果背后的过程才真正是我们职业所要选择的目标。)
选择取决于你之前积累的知识结构、经验阅历、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及你现有的资源与执行能力。
(对于职业,不是他得到了什么,而是他怎么做到这一步的。)
自己永远不缺少机会,缺少的是机会来临前的准备;没准备的叫风险,如果完全没有准备,上战场只能当炮灰。
(我们常说“偶然的机会”,其实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偶然中的必然。大多数的偶然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句正确的废话;应该是“主动选择比被动努力更重要”
(如果真能选择,谁都想投个好胎。人生不是一次选择定终生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重要的是选择之前的判断和选择之后的努力。)
【人生的迷茫与困惑不是因为你无法选择,而是你根本没权力去选择。获得这个“权力”就是我今天所要讲的内容。
一些没上过大学的人怎么发财的?别说能力,别说机遇,我没感觉那些老板有多大的能力,他们所遇到的机遇,同时代的人都遇到了,为什么最后他们成为了老板,而更多聪明人或者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没有成为老板呢?
他们并没有过人的天赋与学识,也没有显赫的出身,那是什么让他们做成了别人没做成的事?归结其原因,是资源逐步积累产生的质变,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他们正是在没有选择的选择之后,只能做这个,这反而使他们能够走得更远。最后他一点点的积累了资源,然后凭借资源与时间形成门槛,最后做了别人不能做的事。】
【机会对于成功非常重要,最后你会发现都是具有同样资源的人在竞争,比的并不是最初的选择,而是过程中的坚持、调整、努力。这个世界是公平的,那就是运气的背后往往都是努力,只是你看不到。成功的路上遇到的只有逆境,挡你路的东西也在挡别人的路。我们常说要巧干加苦干,其实苦干才是决定因素,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而蠢办法往往更有效。仅凭机会得到的东西会随机会的失去而失去,省略了过程,你就得不到结果。
人生大方向上比的是耐力,而不是智力。很多时候,选择太多是件坏事,没有退路反而成就一生。方向只是成功的助力,而坚持和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础,通过外部资源的积累,超越内部个人的天赋,这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手段。而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在职场上看到真正走错路的人不是天资愚钝的人,反而是那些聪明人更容易犯错,因为他能有很多选择,结果遇到困难时,他会缺少坚持。】
【在具体的工作中比的是耐力,你的工作内容范围可能非常广,大多都是重复性的日常工作,而我们的能力也正是把这些工作高效重复完成,比的就是简单、正确、高效的重复能力。创造性的工作本身并不象大家想象的那样,好象是灵机一动就做出来了,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修改的过程,更多的是困顿不堪之后的顿悟!此时,确保目标完成就只有保证所需要的工时,最终比的还是你的坚持、再坚持,咬牙熬下来,挺过去。】
【我们都不想走弯路,但是“不想走弯路”和“不想走路”是两回事,没有教训,哪来的经验!只要你去走,所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都是成长的代价。这是一个由被动向主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无用功中发现新机会的过程,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选择的对错只取决于结果,而结果在于你是否能坚持做好。
4、我们凭什么做出选择
选择问题最难解决的,就是信息不对称
↗公务员
给出几种选择→教师
↘市场经济中的职员
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一是找对单位、找对老板(上司);二是找对妻子(丈夫)。
很多的人面临选择的时候竟然会非常草率,不懂得如何选择
选择的最深层次的依据是价值观。选择的表面依据是职业目标,对于没有目标的人,选择的依据就是个人所理解的收益。选择考虑的要点主要包括地域、行业、企业和职业。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职业发展成功还是失败的判别标准就是否得到想要的生活,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你价值观。)
国内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外企、国企和民企
第一选择是地域;
第二选择是行业;
第三选择是企业;
第四是选择岗位。
(进入一个好的企业甚至比考上一所名牌大学都要更重要,因为你所获得的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的机会比大学所能提供给你得要多得多)
(美国人一辈子在不同的企业作相同的职业,日本人一辈子在相同的企业作不同的职业,唯有中国人不同,在不同的企业作不同的职业。)
5、职业定位:重点在认识,责任在选择!
↗客观(外职业)↘ ↗好的工作
职业 职业标志
↘主观(内职业)↗ ↘不好的工作
求职路上的坎坷远远超过求学期间的艰辛
【本节课向大家推荐的书籍为《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鉴于本书比较难读,又是理解市场经济的必读之书。仅要求大家阅读前三卷。】